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发展现状

1. 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发展取得的成绩

数字化已经对检验检测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检验检测机构对于数字化系统的认识程度、依赖程度和需求越来越高。尤其在疫情前后,部分检验检测机构数字化转型早,有效提升了抵御风险的能力,利用数字技术“在线化、无接触、可追溯”的特性,提升了检测服务的水平,如手机下单委托、网络支付、快递送样、检测过程实时查询、自主下载电子报告等,显著提升服务体验,促进检验检测业务提质增效。


2. 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检验检测行业是一个基于数据的特殊服务行业,检验检测机构的产品是数据。然而,我国检验检测行业的数字化整体水平仍偏低,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数字化程度较低

目前,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系统的普及程度比较低,以上海市检验检测行业2020年调研结果为例,上海市1175家检验检测机构中,544家不同程度地应用了信息化、数字化管理手段,但其中相当一部分仅有简单的OA或文件管理功能,28%已经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但大部分功能仍然停留在业务留痕等比较基础的层面。能够通过系统完成结果报告自动生成的仅占17.9%。以上比例在全国范围内可能更低。

(2)数据采集质量差

检验检测行业的特点是数据采集量大,来源众多、关系复杂。但检验检测行业对于数据的处理能力尚较为落后,相当多的机构仍然依靠手工录入采集数据。即使从仪器端采集的数据,也有可能在传输、处理、存储等环节受到外来因素影响,从而降低数据本身的一致性、完整性和可信程度。

(3)数据对接难度高

由于机构间、仪器间、系统间、地域等不兼容,不但单个实验室需要对接大量不同的仪器接口,不同机构间的数据更加难以互联互通。

(4)数据利用能力弱

目前绝大部分检验检测机构的数据,都是以纸质版或电子文件等非结构化形式保存。其中的数据难以进行归类、提炼和挖掘,分析利用更是无从谈起。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