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检验检测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1. 强化“ 数字化监管” 能力,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在“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政策精神的指引下,应着力加强检验检测行业的信息系统整合工作,出台行业信息化系统和数据使用的规范性文件,促进监管方式从结果监管向过程监管延伸,真正发挥传递信任、服务发展的要求,将检验检测行业的数据用好、管好,建立行业公信力,通过数据这个抓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
同时,建议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出台针对行业的数字化发展规划。条件成熟时,可以在国家、区域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等出台相应的支持鼓励政策,提升企业与民众的获得感。
2. 推进数字化实验室标准体系建设
应及早开展数字化实验室标准化体系的研究,形成数字化实验室标准体系架构。依托于统一的标准,检测报告中的数据,将有可能在行业层面实现数据的联通,和基于保密、脱敏的透明化,甚至有可能实现数据层面的联通, 颠覆目前检测数据监管、追溯,真伪鉴别的方式,显著减少“假报告、假数据”的生存空间。
对检验检测机构而言,比较迫切的是数字化实验室的基本要求、数字化实验室的成熟度评估模型等标准。在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的指导下,由上海牵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牵头的团体标准《数字化实验室 数据控制和信息管理要求》已于2020年12月出台。对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检测机构而言,都有非常重要和迫切的现实意义,也是一个典型的通过标准化支持引领新技术领域创新的良好实践。
3. 提升数字化转型和服务供给能力
检验检测机构的数字化转型,需要建立由管理层牵头、全员参与的数字化组织架构,从战略角度考虑数字化的建设与发展,构建符合数字化转型升级要求的组织架构与人才发展体系,并根据数字化目标和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分步建设、资源保障、人员能力提升方案。同时,检验检测行业急需专业的数字化服务供给能力。相关服务方首先必须深入研究检验检测的行业特点和发展需求。尤其解决好,检测行业与IT技术的边缘融合、数据接口、知识结构化等“卡脖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