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常用的6种浸提方法总结

 01煎煮法

  加水,加热煮沸。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均较稳定的提取物。

  02浸渍法(与渗漉法比较记忆)

  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密闭浸渍。

  适用于:黏性、无组织结构、新鲜及易于膨胀、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

  不适用于:贵重、毒性药材,及制备高浓度的制剂。

  (1)冷浸渍法:室温,密闭,3~5天可直接制得药酒和酊剂。

  (2)热浸渍法:40℃~60℃或沸后自然冷却浸渍。花、叶、草类药材采用煮沸后保温80℃热浸提。

  (3)重浸渍法:重复2~3次,合并。可减少因药渣吸附浸出液所致药效成分的损失。

  03渗漉法

  乙醇或白酒。动态,有效成分浸出完全,溶剂利用率高,可直接收集浸出液。

  适用于:贵重、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

  不适用于:新鲜、易膨胀、无组织结构的药材。

  (1)单渗漉法:粉碎→润湿→填装→加液、排气→浸渍→渗漉。

  一般1kg药材流出渗漉液,慢速:1~3ml/min;快速:3~5ml/min。

  (2)重渗漉法:可提高渗漉液浓度,避免因加热浓缩有效成分的分解或挥发损失,成品质量好,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

  04回流法

  乙醇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比渗漉省时,但受热时间长。只适用于热稳定的药材成分的浸出。溶剂可循环更新。

  (1)回流热浸法:采用夹层蒸汽加热,循环回流提取,反复2~3次。

  (2)回流冷浸法:原理同索氏提取。

  05水蒸气蒸馏法

  挥发性成分与水或水蒸气共同蒸馏,挥发性成分随水蒸气一并馏出。水中(共水)蒸馏,水上蒸馏,通水蒸气蒸馏。

  基本原理:道尔顿定律——相互不溶也不起化学作用的液体混合物的蒸汽总压=该温度下各组分饱和蒸汽压(分压)之和。

  适用于:提取物在水中稳定且难溶或不溶于水。

  06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一般采用CO2临界压力7.38MPa,临界温度为31.05℃。

  优点:提取速度快,效率高;提取温度低,无氧;可选择性的提取药材中的成分;工艺简单,可循环利用溶剂。

  适用于:提取亲脂性、相对分子质量较低的物质,尤适于热敏性、易氧化的有效成分的提取。

  若提取极性较大、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物质则需加夹带剂或升高压力。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