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有什么要求?
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是检测工作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分别承载着检测结果的正式呈现和检测过程的详细记录。以下是对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的具体要求:
检测报告的要求
编制依据:
检测报告的编制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检测机构所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的规定。
报告中所使用的术语、定义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
内容完整性:
检测报告应包含标题、检测机构名称、地址及联系电话、检测报告唯一性标识(如编号)、报告总页数及页码、客户的相关信息、检测样品的描述说明和明确标识、检测样品的特性及状态、检测数据、结论、报告的有效性声明等。
若有分包项目应注明,必要时可详细说明。
数据准确性:
检测数据的处理与表达方式应与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技术规范一致。
数据应准确无误,结论明确,字迹清楚,格式规范。
法律效力:
检测报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技术文件,必须加盖检验单位的药品检验专用章或相应机构的公章,否则报告书无效。
签发与传递:
经审核的检测报告由法人或其授权签字人签发,同时应指定专人负责待发检测报告的管理,实行领用登记制度。
传递检测报告时应遵循保护客户信息和所有权程序的相关规定。
原始记录的要求
信息完整性:
原始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检测的方法依据、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及编号、检测时的被测样品标识、检测时的环境条件、检测观察结果、数据及其计算、检测人员和复核人员签字等。
原始记录应详细记录检测过程中的所有关键步骤和观察结果,确保信息的可追溯性。
真实性:
记录内容必须真实、及时、完整而简洁、准确。
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如需更改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修改,如使用单杆划去原数据,在其右上方写上正确数据并有更改人的签章。
规范性:
原始记录填写人员应准确、规范、完整、客观地记录相关内容,不得使用铅笔书写。
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并遵循统一的记录格式。
保存与管理:
原始记录应妥善保存到规定时间,一般为药品有效期后一年,以供备查。
涉及客户的记录应制定保密措施,以保护客户信息和所有权。
记录应保存在适宜的环境及设施中,有效防止污损、变质、虫蛀和丢失。
综上所述,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在检测工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要求内容完整、数据准确、格式规范,还需要遵循严格的编制、审核、签发和保存程序,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准确性和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