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微生物菌种管理的相关流程

微生物菌种管理的相关流程涉及多个方面,以确保菌种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以下是一个概括性的流程介绍:

一、菌种的采购与接收

  1. 采购来源:实验室用菌种通常通过国家法定机构采购、购买商业派生菌种或科研中菌种交流等渠道获得。选择菌种时,应确保供应商具备相应资质,并附带有合格证或检测报告等证明文件。

  2. 接收与检查:实验室收到菌种后,首先应进行符合性感官检查,记录菌株号和来源途径信息,确保溯源性清楚。同时,还应记录菌种的名称、数量、生产日期、接收日期和有无破损等情况。

二、菌种的保存与管理

  1. 保存条件:根据菌种的特性,选择合适的保存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通常,菌种保存在专用冰箱或冷冻设备中,确保菌种的活性和稳定性。

  2. 双人管理:实验室应指定专人负责菌种的出入库保管、保存及处理等日常管理,并采用双人管理模式,以防止菌种丢失或滥用。

  3. 定期监测:定期对保存菌种的冰箱或冷冻设备的温度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同时,监测菌种保存场所的环境温度、湿度等条件,确保菌种处于最佳保存状态。

三、菌种的传代与检定

  1. 传代操作:根据菌种的保存期限和传代要求,定期进行菌种的传代操作。传代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防止杂菌污染。

  2. 品质检定:定期检测菌种的品质,包括形态学特征、生化特性等。发现菌种变异或退化时,应及时报告并查明原因。

四、菌种的领用与发放

  1. 领用登记:对菌种的领用进行登记管理,记录领用人的姓名、领用时间、领用菌种的名称和数量等信息。

  2. 双人发放:菌种的发放应由两名保管人员同时在场进行,以确保菌种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五、菌种的销毁与记录

  1. 销毁流程:对于无用的菌种或超过保存期限的菌种,应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销毁。销毁时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等方法,确保菌种彻底灭活。

  2. 销毁记录:对菌种的销毁进行记录管理,包括销毁时间、销毁菌种的名称和数量、销毁方式等信息。销毁记录应由两人以上签字确认。

六、菌种的安全管理

  1. 安全培训:对实验室人员进行菌种安全管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应急预案:制定菌种失窃、泄漏等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综上所述,微生物菌种管理的相关流程包括菌种的采购与接收、保存与管理、传代与检定、领用与发放、销毁与记录以及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这些流程的实施有助于确保菌种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追溯性,为实验室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