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菌种活化的操作方法

菌种活化的操作方法涉及多个步骤,这些步骤旨在恢复菌种的活性并恢复其优良的生产性能。以下是一个详细的操作指南:

一、准备阶段

  1. 了解菌种特性:在活化菌种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菌种的生长特性,包括其营养需求、生长温度、气体环境、渗透压、酸碱度及嗜盐性等条件。这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环境。

  2. 配置培养基:根据菌种的生长特性,配置适宜的培养基。培养基的成分通常包括基本营养成分(如蛋白胨、牛肉浸粉、酵母浸粉等)、氯化钠(维持渗透压)、磷酸盐(维持pH稳定)以及可能的特殊成分(如血清、半胱氨酸、氯化血红素等)。

  3. 准备设备和材料:包括无菌操作台、接种环、吸管、培养基、菌种管(或冻存管)等。确保所有设备和材料都已灭菌处理。

二、菌种复苏

菌种复苏的方法取决于其保存方式,常见的保存方式包括定期移植法、液体石蜡法、沙土管法、真空冷冻干燥法、-80℃冰箱冻结法以及液氮超低温冻结法等。以下是一些常见保存方式的复苏方法:

  1. 定期移植法:直接将菌种转接至新鲜培养基上即可。

  2. 液体石蜡法:挑取少量菌体转接在适宜的新鲜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后再重新转接一次。

  3. 沙土管法:在无菌条件下打开沙土管,取部分沙土粒于适宜的斜面培养基上,长出菌落后再转接一次。或取沙土粒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增殖培养后再转接斜面。

  4. 真空冷冻干燥法:先用75%酒精棉花擦拭安瓿上部,将安瓿管顶部烧热后敲开,用无菌水或培养液溶解菌块,然后移入新鲜培养基上进行适温培养。

  5. -80℃冰箱冻结法及液氮超低温冻结法:从冰箱或液氮罐中取出菌种管后,应立即放置在38℃-40℃水浴中快速复苏并适当摇动,直到内部结冰全部溶解为止。然后将内容物移至适宜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三、活化培养

  1. 接种:在无菌操作下,使用接种环或吸管将复苏后的菌种接种到新鲜培养基上。接种方式可以是划线法或涂布法。

  2. 培养:将接种好的培养基置于指定温度的培养箱中培养。根据菌种的不同,培养时间可能有所差异。

  3. 观察与挑选:在培养过程中定期观察菌种的生长情况。当菌落生长茁壮时,挑选其中部分菌落接种到新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重复此步骤2-3次,以得到生长良好的菌落。

四、保存与记录

  1. 保存:将活化后的菌种按照适当的保存方式进行保存,如定期移植、冷冻干燥、液氮超低温保存等。

  2. 记录:详细记录菌种的活化过程、培养基成分、培养条件、生长情况等信息,以便后续使用和追溯。

五、注意事项

  1. 无菌操作:整个活化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以防止杂菌污染。

  2. 安全防护:使用液氮等低温物质时需注意安全防护措施,避免冻伤等意外发生。

  3. 设备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的遵循,可以成功完成菌种的活化操作,为后续的科研或生产工作提供优质的菌种资源。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