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及检定菌、培养基管理制度

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及检定菌、培养基管理制度是确保微生物实验安全、准确、高效进行的重要规范。以下是对这两个方面管理制度的详细阐述:

一、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

  1. 人员管理

    • 实验室所有承担分析或管理的人员应具有中专或同等以上学历,并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再经过专门的培训后方可承担实验室工作。

    • 实验室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进入无菌室需换无菌衣、帽、鞋,戴好口罩。非实验室人员不得进入实验室。

    • 患有传染病、皮肤病、皮肤有伤口者不能进入无菌室进行微生物操作。

  2. 物品管理

    • 实验室应制定仪器配备管理、使用制度,药品管理、使用制度,玻璃器皿管理、使用制度。

    • 实验室内物品摆放整齐,试剂定期检查并有明晰标签,仪器定期检查、保养、检修。

    • 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餐、会客、喧哗,实验室内不得带入私人物品。

  3. 安全管理

    •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对违反操作规程的行为进行追究。

    • 离开实验室前认真检查水电,确保安全。

    • 实验室应备有专用的接种棒、酒精灯、试剂架等物品,并进行定期消毒。

  4. 清洁管理

    •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卫生,每天上下班应进行清扫整理。

    • 桌柜等表面应每天用消毒液擦拭,保持无尘,杜绝污染。

    • 实验完毕后,即时清理现场和实验用具,对染菌带毒物品进行消毒灭菌处理。

  5. 记录管理

    • 实验室中所有原始记录均应处于可控状态,由专人负责发放、回收及归档保存。

    • 记录的填写应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二、检定菌、培养基管理制度

  1. 检定菌管理

    • 检定菌应有专人保管,原始菌种须在低温保存,并作好检定菌的传代工作。

    • 检定菌的使用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防止污染。

    • 接种环在使用前或使用后必须经过火焰炽灼灭菌,冷却后方可使用或收还。

    • 检验过程中用完的器具应定位放置,染菌器皿应严格高压灭菌后方可弃去。

  2. 培养基管理

    • 培养基应从可靠的供应商处采购,必要时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 培养基的接收、配制、贮存和使用应按规定进行,并有相应记录。

    • 已配制的培养基应标注配制批号、配制日期和配制人员姓名。

    • 不稳定的培养基应标注有效期及特殊贮存条件。

    • 培养基的使用应按需领用,避免浪费。使用后的培养基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综上所述,微生物实验室管理制度及检定菌、培养基管理制度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保障。通过制定和执行这些制度,可以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准确和高效进行。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