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实验室温湿度控制要求

检验检测实验室温湿度监控非常重要。根据GB/T4857.2-2005规定的标准,实验室的温度要控制在21℃~25℃左右,相对湿度要控制在45%~55%左右才能满足基本的实验要求。更专业的实验要求就需要提供恒温和恒湿的环境来维持实验过程的准确性。


室内的小气候,包括气温、湿度和气流速度等,都对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和仪器设备有影响。



一室内环境


从实验室的室内环境来看,能导致急剧温差和湿度过大的情况几乎不存在,这样对温湿度调节器的短期控制程度要求很高,要从降温、加热、加湿和除湿这几种方式来严格控制。



二外部环境


从外部环境来看,实验室室内的温湿度变化会受外部条件的影响,季节的变换、地域的差异、白天和黑夜的温差、各种特殊天气的影响,产生温湿度的高低变化。比如,夏季的适宜温度应是18~28℃,冬季为16~20℃,湿度最好在30%(冬季)~70%(夏季)之间。


部分实验室温湿度国家标准:


试剂室:温度10~30℃,湿度35~80%。


样品存放室:温度10~30℃,湿度35~80%。


天平室:温度10~30℃,湿度35~80%。


水分室:温度10~30℃,湿度35~65%。


红外室:温度10~30℃,湿度35~60%。


中心实验室:温度10~30℃,湿度35~80%。


留样室:温度10~25℃,湿度35~70%。


微生物实验室:一般温度为:18~26℃,湿度:45%~65%。


动物实验室:湿度应维持在40%~60%RH之间。


化学实验室:温度通常应控制在20°C到25°C之间,湿度应控制在40%到60%之间。


材料实验室:温度应控制在20°C到25°C之间,湿度应控制在40%到60%之间。


要保证温湿度的平衡和达到实验标准,实验室需要密封隔绝外部环境任何有可能导致室内空气变化的突发情况,严格要求管理人员定时换送新鲜空气的时机,禁止出现人员的过失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对照明设备、精密仪器的使用环境进行测温,以保证室内温湿度达到规定的偏差。


特别是对实验室的相对湿度变化进行严格地控制,因为实验室的空气不存在其他条件导致出现温湿度差异,而空气的温度只要变动了1.0℃,就会导致相对湿度出现大幅度的变化,影响室内仪器的正常运作。甚至只是0.2℃的温差,也会引起大于0.5%的湿度变化。


因此,对温湿度非常敏感的实验室,需要使用专业的传感器来严格控制偏差,尤其是对湿度的精准监测。


传感器有两种,一种是温度传感器,相对精准;另一种是湿度传感器,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失准,必须定时监测空气的湿度来确保精准。与此同时,构造实验室的时候还要注意整个温湿度控制区域的均匀度。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