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在检验检测机构中,如何有效地实施人员监督和人员监控?

在检验检测机构中,有效地实施人员监督和人员监控是确保检测质量、维护机构公信力的关键。以下是对如何实施这两项工作的详细阐述:


一、人员监督

明确监督职责:

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人员监督的职责分工,确保监督活动有专人负责。

监督员应由熟悉检验检测目的、程序、方法和结果评价的人员担任,以确保监督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制定监督计划:

根据机构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人员监督计划,明确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和监督时机。

监督计划应覆盖所有对检测结果有影响的人员,包括新员工、转岗员工、操作新设备或采用新方法的员工等。

实施监督活动:

监督员应按照监督计划,采用现场观察、书面核查、提问面谈等方式,对人员的检测活动进行监督。

在监督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人员的操作规范性、数据记录的准确性、结果判定的合理性等方面。

记录与评价:

监督员应认真填写监督记录,记录监督的全过程,包括监督时间、监督对象、监督内容、监督方式和监督结果等。

对监督结果进行评价,明确被监督人员是否具备所需的能力,对不符合项进行指出并责令立即纠正。

采取纠正措施:

对监督中发现的不符合项,监督员应要求被监督人员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

必要时,可出具不符合报告,并督促相关人员制定纠正措施计划。

定期总结与改进:

监督员应定期编写人员监督报告,作为年度管理评审的输入内容。

根据监督报告,分析人员监督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不断完善人员监督机制。


二、人员监控

建立监控方案:

基于风险评估,考虑人员的教育背景、经验、工作经历和所从事技术活动的特点等因素,建立人员监控方案。

监控方案应明确监控的对象、内容、方法和频次。

实施监控活动:

根据监控方案,采用定期和/或不定期的方式,对人员的能力进行监控。

定期监控可由人员主管部门、使用部门根据人员绩效与其任职能力要求进行比较进行。

不定期监控可根据内外部质量监控结果、客户投诉等,以及技术复杂性、方法稳定性和客户现场等实验室活动安排进行。

分析与改进:

对监控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人员能力是否持续满足实验室能力要求。

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如加强培训、调整岗位等。

持续监控与更新:

人员监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根据实验室活动的变化和人员能力的发展,不断更新监控方案和方法。

通过持续监控,确保人员能力始终满足实验室工作的需要。


综上所述,有效地实施人员监督和人员监控是检验检测机构保障检测质量、提升公信力的重要手段。通过明确监督职责、制定监督计划、实施监督活动、记录与评价、采取纠正措施以及定期总结与改进等措施,可以不断完善人员监督机制;同时,通过建立监控方案、实施监控活动、分析与改进以及持续监控与更新等措施,可以确保人员能力持续满足实验室工作要求。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