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检验工作中发生溢洒应该如何处理?

在检验工作中发生溢洒时,应迅速而有效地进行处理,以防止污染扩散和人员伤害。以下是一套详细的处理步骤:


一、初步响应与报告

立即停止活动:发生溢洒事故时,应立即停止实验室内的所有活动,确保人员安全。

报告事故:迅速向实验室负责人或主管人员报告事故情况,以便组织后续处理。


二、安全疏散与防护

疏散人员:在确保个人安全的情况下,迅速疏散周围人员,特别是那些对溢洒物敏感的人员。

个人防护:在处理溢洒物前,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橡胶手套、帽子、面罩、护目镜、呼吸保护装置等。


三、紧急处理

判断污染程度:根据溢洒物的性质和数量,判断污染程度,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覆盖与消毒:

使用消毒剂浸湿的纸巾(或其他吸收材料)覆盖溢洒物。

小心从外围向中心倾倒适当量的消毒剂,使其与溢洒物混合并作用一定时间。

注意按消毒剂的说明确定使用浓度和作用时间。

收集与处理:

到作用时间后,小心将吸收了溢洒物的纸巾(或其他吸收材料)连同溢洒物收集到专用的收集袋或容器中。

如果漏出物中含破碎的玻璃或其他物体,使用镊子或钳子处理,避免直接用手取走或弃置。

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清洁被污染的表面。

将所处理的溢洒物以及处理工具(包括收集锐器的镊子等)全部置于专用的收集袋或容器中并封好。

特殊情况处理:

如溢洒量大或容器破碎,应保持生物安全柜开启状态,等待至少5分钟,然后穿戴好防护装备进行处理。

在溢洒物上覆盖浸有消毒剂的吸收材料,作用至少20分钟以发挥消毒作用。

必要时,用消毒剂浸泡工作表面以及排水沟和接液槽。

如果防护服已被污染,脱掉所污染的防护服后,用适当的消毒剂清洗暴露部位。


四、后续处理与记录

擦拭与消毒:用消毒剂擦拭可能被污染的区域,确保无遗漏。

脱去防护装备:按程序脱去个体防护装备,将暴露部位向内折,置于专用的收集袋或容器中并封好。

洗手:按程序洗手,确保个人卫生。

记录与归档:将事故处理的全过程记录下来,并归档保存,以便日后查阅。记录内容包括溢洒物性质、数量、处理步骤、处理人员、处理时间等。


五、特殊溢洒物的处理

新型冠状病毒毒株或其他潜在感染性材料:使用有效氯含量为0.55%的消毒液进行处理,消毒液需要现用现配,24小时内使用。

含病毒培养器皿碎裂或倾覆:保持实验室空间密闭,避免污染物扩散。使用0.55%有效氯消毒液的毛巾覆盖污染区。必要时可用过氧乙酸加热熏蒸实验室或使用过氧乙酸消毒液喷雾消毒。


六、培训与演习

培训: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溢洒处理培训,确保他们熟悉处理步骤和注意事项。

演习: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溢洒处理演习,提高实验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作水平。


综上所述,检验工作中发生溢洒时,应迅速而有效地进行处理,遵循初步响应与报告、安全疏散与防护、紧急处理、后续处理与记录、特殊溢洒物的处理以及培训与演习等步骤和原则,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石油和化工联合会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