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如何对检测设备检定校准结果进行确认?

对检测设备检定校准结果进行确认是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以下是对检定校准结果进行确认的详细流程:

一、基本信息的确认

检定校准机构的资质及测量范围

确认检定校准机构是否具有法定计量检定资质或政府授权的校准能力。

验证其测量范围是否满足检测需求,并查看其证书附表,确认测量参数是否取得计量授权或CNAS认可,以及该参数的测量不确定度或准确度等级是否满足检定校准设备的要求。

检定校准证书上记载的检测机构及检定校准设备信息

核对检定校准证书上申请检定校准的检测机构的名称、地址等信息是否准确无误。

确认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等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

二、技术信息的确认

对检定结果的确认

设备检定合格后,检定机构会出具检定证书,并注明合格或设备的准确度等级。

检测机构在收到检定证书后,应对检定结果进行确认,判断设备的等级是否满足检测需求。这包括确认检定机构是否严格依据设备的检定要求进行了检定和判定,以及提出设备检定的机构在确定检定方案时是否已清楚、准确地识别了该设备的预期使用要求,并将这一要求告知了检定机构。

对校准结果的确认

校准参数的完整性:确认需要校准的参数是否全部进行了校准,并在证书中体现了标准值、示值或示值误差等。对于需要多参数校准的设备(如拉力机),应确保所有关键参数都得到了校准。

校准结果的符合性:根据设备的预期用途(如检测方法标准或技术规范、设备的使用说明书、设备校准所参照的计量检定规程或计量校准规范等),判断校准结果是否符合预期使用要求。

测量范围或测量点的校准:确认检测机构申请的测量范围或测量点是否得到了校准。

计量溯源性信息:在校准证书中应包括计量溯源性信息,具体是校准机构开展校准进所使用的计量器具的名称、测量范围、准确度/测量不确定度/最大允差及证书编号与有效期等信息,或者是出具的数据可溯源至国家计量基准、国际单位制的声明。

测量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校准机构在校准证书中必须提供测量不确定度信息,通常为扩展测量不确定度,同时应提供包含因子。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通常要求不超过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的三分之一。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则表明设备的精度要求已不能满足检测需要,应考虑更换设备。

三、结果确认的其他工作内容

修正信息的利用:针对计量检定结果产生的修正值或修正因子,要考虑是否需要利用。当检测方法对其准确度有明显要求时,需要用修正数值去进行修正;当测量结果参与检测结果运算,或直接读取检测结果时,需要应用修正值和修正因子去修正。

检定校准状态标识:对设备进行状态标识,如合格、准用或停用等。虽然传统的三色标识(绿、黄、红)已不再强制要求,但检测机构应制定内部文件规定如何管理设备的状态,并确保能够明确地表达设备状态。

检测结果的追溯:对于不满足检测需求的测量设备,应停止使用,并对可能受设备不合格检定校准状态影响的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追溯。必要时,需要追回已出具的检测结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综上所述,对检测设备检定校准结果进行确认是一个细致且全面的过程,涉及基本信息的核对、技术信息的评估以及结果确认后的后续工作。这些步骤共同确保了检测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石油和化工联合会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