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气相色谱法(GC)在化学检测中的应用

原理

气相色谱法利用样品中各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流动相为惰性气体(载气),固定相为涂覆在色谱柱内壁的液态或固态物质。

操作步骤

  1. 样品预处理:液体样品需过滤或稀释,固体样品需溶解或萃取。

  2. 仪器设置

    • 色谱柱选择(如DB-5、HP-5等非极性柱)。

    • 载气流速设定(如氮气1.5 mL/min)。

    • 进样口温度(250-300℃),检测器温度(如FID检测器300℃)。

  3. 程序升温:根据样品性质设置梯度升温(如初始50℃,以10℃/min升至280℃)。

  4. 进样分析:自动进样器注入0.1-2 μL样品,记录保留时间和峰面积。

注意事项

  • 载气需高纯度(≥99.999%),避免杂质干扰。

  • 定期老化色谱柱(高温下通载气去除残留物)。

  • FID检测器需保持氢气与空气比例(H₂:Air = 1:10)。

应用实例

  •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通过GC-MS联用,定性定量分析有机磷类农药。

  • 溶剂纯度分析:测定工业丙酮中甲醇、乙醇等杂质含量。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