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检验员标准溶液配制与滴定分析技术
1 标准溶液的精准配制
一级标准物质要求:纯度≥99.95%、稳定性高(如邻苯二甲酸氢钾、无水碳酸钠)。
配制步骤:
称量:使用万分之一天平(精度0.1 mg),避免吸潮物质暴露时间过长;
溶解:定量转移至容量瓶,控制温度在20±2℃;
定容:液面凹面与刻度线相切,摇匀后贴标签(名称、浓度、日期)。
案例:配制0.1 mol/L NaOH标准溶液需先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三次平行测定极差≤0.2%。
2 滴定分析操作规范
酸式滴定管使用要点:
涂凡士林防漏,排气泡后初始读数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
滴定速度控制:成滴不成线,终点前逐滴加入。
指示剂选择:
强酸强碱滴定(如HCl vs NaOH):甲基橙(pH 3.1-4.4)或酚酞(pH 8.2-10.0);
氧化还原滴定:淀粉指示剂(专属I₂检测,灵敏度0.1 μg/mL)。
3 误差分析与校正
常见误差来源:
仪器误差:滴定管刻度不准(需校准±0.01 mL);
操作误差:终点判断延迟(可通过空白试验校正)。
计算示例:
标定HCl溶液时,三次消耗体积为24.35 mL、24.40 mL、24.38 mL,取平均值24.38 mL,极差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