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定与校准的区别,哪些设备属于强制检定器具?
检定与校准的区别
检定和校准都是确保测量设备准确性和可靠性的手段,但它们在目的、方法和法律效力上有所不同。
检定
定义: 检定是对测量仪器进行符合性评价的过程,以确定其是否满足规定的计量要求。它是一个法定过程,通常由政府授权的机构执行。
目的: 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确保测量设备符合国家或国际标准。
结果: 检定会给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出具检定证书或检定结果通知书。如果设备通过了检定,则可以获得官方认可的有效性证明。
法律效力: 具有法律效力,特别是在涉及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等领域时,必须依据检定结果来判断设备是否可以继续使用。
校准
定义: 校准是通过对测量设备与已知标准进行比较,调整其读数以达到准确性的过程。校准不一定需要由特定机构执行,企业内部也可以进行。
目的: 确保测量设备的准确性,使其测量值尽可能接近真实值。校准不直接判断设备是否合格,而是提供一个参考值用于修正测量误差。
结果: 校准通常会产生一份校准报告,记录下测量偏差和不确定度等信息,供用户参考和调整使用。
法律效力: 校准本身没有强制性,但对于某些行业来说,定期校准是保证产品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强制检定器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其实施细则,以下几类测量设备属于强制检定范围: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
这些器具主要用于公共事务中,如交通信号灯计时器、公共电话计费器等。
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
各单位内部用于量值传递的最高级别的计量标准器具。
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
贸易结算: 如电子秤、加油机、电能表等。
安全防护: 如压力表、测速仪、气体检测报警器等。
医疗卫生: 如血压计、心电图机、X光机等。
环境监测: 如噪声计、水质分析仪、空气污染监测仪等。
这些设备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时间间隔送至具有相应资质的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未经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此外,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强制检定目录可能会有所调整,因此建议关注最新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