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化学检验员常用水质监测方法和测定项目

化学检验员在进行水质监测时,通常会根据不同的水质标准和检测目的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水质监测方法及测定项目:


常用水质监测方法

1. 化学滴定法

酸碱度(pH值):使用pH计或指示剂直接测量水样的酸碱度。

硬度(钙镁离子总量):通过EDTA滴定法测定水中的总硬度。

氯离子含量:使用硝酸银滴定法测定水中的氯离子浓度。

2. 分光光度法

氨氮:采用纳氏试剂比色法或水杨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含量。

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水样中的总磷含量。

总氮:过硫酸钾氧化-紫外分光光度法可用于测定水中的总氮含量。

铁、锰: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水中的铁含量;甲醛肟分光光度法用于测定锰含量。

3.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重金属离子:如铅、镉、铜、锌等可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或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进行精确测定。

4. 气相色谱法(GC)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有机污染物: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多环芳烃(PAHs)、农药残留等可以通过气相色谱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5. 离子色谱法(IC)

阴离子和阳离子:如氟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等可以通过离子色谱法进行快速准确的测定。

6. 电导率法

电导率:用于评估水体中溶解性固体总量(TDS),间接反映水质状况。

7. 微生物检测方法

细菌总数:平板计数法用于测定水中的细菌总数。

大肠杆菌群:多管发酵法或多孔膜过滤法用于检测饮用水中的大肠杆菌群。


常见测定项目


物理指标

温度

浊度

色度

悬浮物


化学指标

pH值

溶解氧(DO)

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

总有机碳(TOC)

氨氮

硝酸盐氮

亚硝酸盐氮

磷酸盐

总磷

总氮

硬度

碱度

重金属(如铅、汞、铬等)

挥发酚

氰化物

硫化物

氟化物

氯化物

硫酸盐

硝酸盐

亚硝酸盐

石油类物质


生物指标

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肠道致病菌

病毒


注意事项

样品采集与保存:确保采集的水样具有代表性,并按照标准方法妥善保存以防止变质。

校准与验证: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并通过加标回收实验验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安全防护:处理样品和化学品时应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并遵循实验室安全规程。


这些方法和技术为化学检验员提供了全面的工具箱,以便他们能够有效地监测水质,保障公共健康和环境保护。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分析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也为提高水质监测的效率和精度提供了更多可能。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