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化学检验员蒸发残渣的测定

蒸发残渣的测定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分析方法,用于评估样品中非挥发性物质的含量。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食品和饮料行业、药品生产以及环境监测等领域。通过测量样品经过蒸发或烘干后剩余的固体残留物的质量,可以了解样品中的溶解性固体总量或其他特定成分的存在量。以下是关于如何进行蒸发残渣测定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蒸发残渣测定的基本步骤

1. 样品准备

取样:使用移液管或量筒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样品(如水样、饮料等),具体量取决于样品特性和预期的蒸发残渣含量。

记录初始体积:精确记录所取样品的体积,以便后续计算。

2. 蒸发处理

选择合适的容器:将样品转移到一个已知重量的干净蒸发皿或坩埚中。确保容器表面光滑且无划痕,以免影响称重精度。

初步称重:在样品转移前先对空容器进行称重,并记录其重量 W 0 。

3. 加热蒸发

蒸发过程:将装有样品的容器置于水浴锅或电热板上缓慢加热,使样品逐渐蒸发至干。对于易挥发的溶剂,可以在通风橱内操作以避免溶剂蒸汽积聚。

烘箱干燥:当样品大部分已经蒸发后,将容器放入烘箱中,在105℃左右进一步干燥至恒重。这一步是为了去除任何残留的水分和其他挥发性成分。

4. 干燥与称重

冷却:从烘箱取出容器后,立即将其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以防止吸湿。

最终称重:冷却后再次称重容器及其内部残留物的总重量,记作 W 1 。

5. 计算蒸发残渣含量

虽然避免了具体的公式,但可以通过以下概念理解蒸发残渣的含量:

蒸发残渣质量 = 最终重量 W 1 - 初始容器重量 W 0蒸发残渣含量(mg/L)可以根据样品体积换算得出。例如,如果取用了100 mL的样品,则每升样品中的蒸发残渣含量为上述差值乘以10。


注意事项

安全防护:操作过程中需佩戴手套、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尤其是在处理高温设备时要注意防止烫伤。

避免损失:确保在转移样品和冷却过程中避免任何物理损失,特别是注意不要让残留物溅出容器。

控制条件:严格按照标准或规范要求设置蒸发温度和时间,确保结果的准确性。不同类型的样品可能需要不同的处理条件。

校准仪器:定期校准使用的天平、烘箱等设备,确保测量精度。

清洁容器:确保使用的容器彻底清洁且干燥,避免任何外来杂质影响测试结果。


应用场景

水质检测:用于评估饮用水、工业废水等中的溶解性固体总量,反映水质状况。

食品和饮料行业:用于检测产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有助于产品质量控制。

药品生产:确保药物制剂中的非挥发性杂质符合规定标准。

环境监测:评估土壤浸出液、大气沉降物中的非挥发性污染物水平。


通过上述步骤,化学检验员能够有效地测定样品中的蒸发残渣含量,这对于评估样品质量、纯度以及符合性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方法简单实用,但要求操作者具备细致的操作技能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