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化学检验员必备)

一、个人防护装备(PPE)

基础防护

实验服、护目镜、防化学腐蚀手套为标配,处理有毒物质时需佩戴防毒面具(如猪鼻子式滤毒盒)。

长发需扎起并藏入帽内,禁止穿拖鞋、短裤或裙子进入实验室。

实验后必须用肥皂洗手,严禁将实验服穿至公共场所。

特殊操作防护

开启浓酸(如盐酸、硝酸)、易挥发溶剂(如乙醚)时,需在通风橱中操作并佩戴防护用具。

处理高压设备(如钢瓶)或高温操作时,需穿戴隔热手套和防护面罩。


二、化学品安全管理

储存与分类

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剧毒)需分类存放于专用防爆柜,柜体需接地并配备通风设施。

剧毒化学品实行双人双锁管理,领用需登记且用量严格控制在最小必要量。

废弃物需经解毒处理后分类存放,禁止直接排入下水道。

使用规范

试剂瓶必须贴有清晰标签,注明名称、浓度、危险性及急救措施。

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将酸缓慢加入水中,禁止反向操作,容器需置于塑料盆中以防破裂。

开启易挥发溶剂瓶塞前,需用冷水冷却,瓶口避免对准人体。


三、仪器设备操作

通用要求

设备使用前检查电源、接地及防护装置,高压设备(如钢瓶)需安装减压阀并定期检漏。

精密仪器(如HPLC、GC-MS)需在稳定电压下运行,配备稳压电源及UPS。

蒸馏易燃液体时严禁使用明火,且操作人员不得离开。

特殊设备操作

原子吸收光谱仪:需在通风橱中操作,避免气体泄漏;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及紧急切断装置。

高压灭菌锅:加水需没过加热元件,杀菌后待压力归零方可开盖,禁止强行开启。


四、实验操作规范

危险操作管理

危险物料取样、易燃物处理等操作需有第二者陪伴,陪伴者需能清晰观察操作全程。

玻璃仪器拆装时需垫棉布润湿,避免折断伤人;折断玻璃管需烧圆断口。

通风与防火

产生有毒气体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通风系统失效时禁止实验。

实验室禁止吸烟、进食,禁止用实验器皿处理食物。


五、应急处理措施

化学品泄漏

小范围泄漏:用砂土、吸附棉覆盖,避免直接接触;剧毒物质需穿戴防护装备处理。

大范围泄漏:启动应急喷淋装置,疏散人员并报告安全负责人。

火灾与爆炸

电器火灾:先切断电源,使用干粉灭火器;油类火灾用砂土或泡沫灭火器。

钢瓶爆炸风险:立即关闭总阀,疏散人员至安全区域,避免撞击或高温。

人员伤害

皮肤接触腐蚀性物质: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有毒气体:移至通风处,必要时使用氧气面罩或心肺复苏。


六、环境与设施要求

实验室布局

通道保持畅通,安全出口标识清晰;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区与操作区隔离。

通风橱需定期检测风速(≥0.5m/s),确保有效排风。

电气安全

电气设备需符合防爆要求(如GB3836标准),禁止私拉乱接电线。

大功率设备(如烘箱)需单独接线,配备漏电保护装置。


七、培训与制度

人员培训

新员工需通过安全考试,定期参加消防、急救及化学品管理培训。

特殊岗位(如辐射操作)需持证上岗,每年复训。

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实验室安全手册,明确责任人及应急预案。

每日检查水、电、气阀门,离室前确认关闭并登记。


通过严格遵守上述规范,化学检验员可最大限度降低实验风险,保障人员与环境安全。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