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化学检验员毛细管电泳分析法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简称CE)是化学检验员在分析离子型、极性或带电荷小分子及生物大分子时的一种高效、快速、微量的分离技术。它利用高电压电场驱动带电粒子在毛细管中迁移,基于不同组分的电泳淌度差异实现分离,具有样品用量少、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溶剂消耗低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医药、生物、食品、环境和法医等领域。


一、基本原理

毛细管电泳的核心原理是:在充满电解质溶液的熔融石英毛细管(内径通常为25–100 μm,长度30–100 cm)两端施加高直流电压(10–30 kV),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迁移。

不同组分因电荷大小、分子大小、形状以及与缓冲液相互作用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电泳淌度(单位电场强度下的迁移速度),从而在毛细管中以不同速度移动,实现分离。

此外,毛细管内壁的硅羟基在碱性条件下带负电,会吸引溶液中的阳离子形成电渗流(Electroosmotic Flow, EOF)。电渗流是整体液体向负极移动的流动,它能带动所有组分(无论正负电荷)向同一方向迁移,显著影响分离效率和时间。

正离子:电泳方向与电渗流一致,最先流出;

中性分子:仅随电渗流移动,居中流出;

负离子:电泳方向与电渗流相反,但因电渗流通常较强,仍可被带出,最后流出。


二、仪器组成

高压电源
提供稳定可调的直流高压(正极或负极进样模式),是驱动分离的动力源。

毛细管
通常为熔融石英管,使用前需用缓冲液冲洗活化,确保内壁电荷稳定。

缓冲溶液(运行液)
填充在毛细管和样品池中,决定pH、离子强度和电渗流大小。常用缓冲体系如磷酸盐、硼砂、Tris等。

进样系统

电动进样:施加电压,利用电迁移将样品注入毛细管端口;

压力进样:施加气压或真空,将样品推入;

进样体积极小,通常为nL级(10⁻⁹ L)。

检测器

紫外-可见吸收检测器(UV-Vis):最常用,通过毛细管壁进行非接触检测;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可获取光谱信息,用于峰纯度分析;

荧光检测器(FLD):灵敏度极高,适用于荧光物质或衍生化样品;

质谱检测器(MS):CE-MS联用,提供结构信息,用于复杂体系定性。

数据处理系统
记录电信号并转化为电泳图谱,进行峰识别、迁移时间定性和峰面积定量。


三、主要分离模式(化学检验员常用)

毛细管区带电泳(CZE)
最基本、最常用的模式,适用于带电小分子(如无机离子、有机酸、氨基酸、药物离子)的分离。

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MEKC)
在缓冲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形成胶束,使中性分子因在胶束和水相间分配不同而得以分离,扩展了CE对中性物质的分析能力。

毛细管等电聚焦(CIEF)
用于蛋白质、多肽等两性物质的分离,基于等电点(pI)差异。

毛细管凝胶电泳(CGE)
毛细管内填充凝胶(如聚丙烯酰胺),基于分子大小分离DNA片段、蛋白质,类似于凝胶电泳的微型化。


四、分析流程

样品准备

样品需溶解在低离子强度溶剂中,避免“样品堆积”效应;

复杂基质(如血清、饮料)需稀释、过滤或去蛋白处理。

毛细管预处理

依次用强碱、水、缓冲液冲洗毛细管,活化内壁,稳定电渗流。

进样

选择电动或压力进样方式,控制进样时间以保证重复性。

电泳分离

施加高压,组分在电场下迁移并分离。

检测与数据处理

检测器实时记录信号,生成电泳图谱;

根据迁移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外标法为主)。


五、化学检验员典型应用场景

药物分析:手性药物对映体分离、杂质检测、含量测定;

氨基酸与蛋白质分析:生物药物质控、蛋白质纯度检测;

核酸分析:DNA片段、PCR产物的分离与测序(早期基因分析);

食品安全:饮料中防腐剂、甜味剂、有机酸的同时检测;

环境监测:水中无机阴离子(NO₃⁻、SO₄²⁻)、有机污染物分析;

法医检验:DNA指纹分析、毒物筛查。


六、操作要点与注意事项

缓冲液新鲜配制:防止微生物滋生或pH变化;

毛细管清洗:每次运行前后需充分冲洗,防止残留和污染;

温度控制:仪器配备恒温系统,避免焦耳热引起基线漂移;

电压稳定性:确保电源稳定,防止电流波动影响分离;

迁移时间重现性:受电渗流影响较大,可通过内标法提高定量准确性;

避免气泡:气泡会阻断电流,影响分离。


七、优点与局限性

优点:

分离效率极高(理论塔板数可达10⁶/米);

样品用量极少(nL级),适合微量或珍贵样品;

分析速度快(几分钟到十几分钟);

溶剂消耗少,绿色环保;

可分离离子、中性分子、大分子等多种物质。

局限性:

定量精度略低于HPLC;

迁移时间重现性受电渗流影响;

对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不适合高浓度样品或颗粒物多的复杂基质。


八、总结

毛细管电泳分析法是化学检验员在面对微量、带电或极性复杂样品时的重要补充技术。它以高分辨率、低消耗、快速分析的特点,在药物、生物和食品检测中发挥着独特作用。

尽管其普及程度不及色谱技术,但随着仪器自动化和CE-MS联用的发展,毛细管电泳的应用前景日益广阔。化学检验员掌握其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方法开发能力,有助于提升实验室在高难度分离分析任务中的技术水平。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