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化学检验员ICP-MS分析

化学检验员掌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是其在痕量、超痕量元素分析领域的顶级技能。ICP-MS将高温等离子体(ICP)的高效原子化和电离能力与质谱(MS)的高灵敏度、多元素同时检测能力相结合,是现代分析化学中元素分析的“利器”。


一、 基本原理

ICP-MS的核心是“高温电离 → 质量分离 → 高灵敏检测”。

样品引入与雾化 (Nebulization):

液体样品通过雾化器(如同心雾化器、交叉流雾化器)被高压氩气吹成细小的气溶胶。

气溶胶进入雾化室,大液滴被去除,细小气溶胶被载气(氩气)带入等离子体。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ICP) - 原子化与电离:

气溶胶在约 7000°C 的氩等离子体炬中被瞬间完全原子化。

高温使原子高效电离,形成单电荷正离子 (M⁺)。

关键:ICP几乎能将所有元素(除H, He, C, N, O, F外)转化为M⁺,电离效率高(>90%),基体效应相对较小。

接口 (Interface):

高温常压的等离子体与高真空的质谱仪之间通过采样锥 (Sampler Cone) 和截取锥 (Skimmer Cone) 连接。

离子束从等离子体中被抽取,进入质谱真空系统。

离子透镜系统 (Ion Optics):

一组静电透镜(如提取透镜、聚焦透镜)用于聚焦、引导和加速离子束,同时阻挡中性粒子和光子,减少背景噪声。

质量分析 (Mass Analysis):

离子按质荷比 (m/z) 分离。

最常用质量分析器:四极杆 (Quadrupole)。通过调节射频和直流电压,只允许特定 m/z 的离子通过,其他离子被滤除。

检测 (Detection):

分离后的离子被检测器(通常是电子倍增器或法拉第杯)接收。

检测器将离子流放大并转换为电信号。

信号经处理,得到各元素的离子计数或强度。

数据输出:

结果以质谱图或元素浓度形式呈现。

横坐标为质荷比 (m/z),对应元素及其同位素。

纵坐标为信号强度(计数率或电压)。


二、 核心优势(化学检验员为何使用ICP-MS)

极高的灵敏度:

检出限极低,通常在 ppt级 (ng/L),部分元素可达 ppq级 (pg/L)。远高于原子吸收光谱(AAS)、原子荧光光谱(AFS)和ICP-OES。

宽动态范围:

可同时测定从痕量(ppb)到常量(%)级别的元素,动态范围可达9-10个数量级。

多元素同时分析:

可在几分钟内同时测定周期表中70多种元素(除H, He, C, N, O, F, Ne, Ar等少数)。

同位素比值测定:

可精确测量元素的同位素丰度比,用于地质年代测定、溯源分析、同位素示踪等。

干扰相对较少:

质谱检测基于 m/z,化学干扰少。主要干扰是质谱干扰(可通过技术手段消除)。


三、 主要应用领域

化学检验员在以下领域广泛应用ICP-MS:

环境监测:

水中重金属(Pb, Cd, Hg, As, Cr等)的痕量分析。

土壤、沉积物、大气颗粒物中的元素分析。

食品安全:

食品中重金属污染(如大米中的Cd、As,海产品中的Hg)。

营养元素(如Se, Zn, Fe)含量。

生物与临床:

血液、尿液、组织中的微量元素和有毒元素分析(如Pb, Cd, As, Se)。

药物中的金属杂质。

材料科学:

高纯材料(半导体、高纯试剂)中的痕量杂质检测。

合金、陶瓷、玻璃的成分分析。

地质与矿产:

岩石、矿物、矿石中主次量及痕量元素分析。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制药与化工:

催化剂中贵金属(Pt, Pd, Rh)的回收率测定。

原料药和成品药中的元素杂质(符合ICH Q3D指导原则)。


四、 标准分析流程(化学检验员实操步骤)

1. 样品前处理

目标:将固体或复杂基体样品转化为适合ICP-MS分析的澄清、均匀、低盐、低有机物的酸性水溶液。

主要方法:

湿法消解:在电热板或微波消解仪中,用HNO₃、HCl、HF、H₂O₂等混合酸加热消解样品。

微波消解:首选方法。密闭容器,高温高压,消解效率高,空白低,安全性好。

酸消解:

稀释:对于液体样品(如水),可直接稀释后分析。

过滤或离心:去除未溶解的颗粒物。

关键:使用超纯酸(优级纯或更高)和超纯水(18.2 MΩ·cm),避免污染;使用洁净的聚四氟乙烯 (PTFE) 或石英器皿。

2. 仪器准备与调谐

开机:启动真空系统、冷却循环水、氩气。

预热:等待真空度达到要求(通常<10⁻⁶ Torr),等离子体稳定。

调谐 (Tuning):

灵敏度最大化:提高信号强度。

氧化物离子产率低:CeO⁺/Ce⁺ < 3%。

双电荷离子产率低:Ba²⁺/Ba⁺ < 3%。

质量轴校准准确。

用调谐液(含Li, Y, Ce, Tl, Co等元素)优化仪器参数。

目标:

化学检验员必须会进行日常调谐。

3. 方法建立与校准

内标法 (Internal Standardization):ICP-MS定量的金标准。

在所有样品、标准品、空白中加入已知浓度的内标元素(如Sc, Ge, Rh, In, Re, Lu,需与待测元素性质相近且样品中不含)。

目的:校正信号漂移、进样波动、基体效应。

校准曲线:

配制系列浓度的标准溶液(含内标)。

测量各标准溶液中待测元素与内标元素的信号强度比。

以浓度为横坐标,信号强度比为纵坐标,绘制校准曲线。

4. 样品分析

质量控制 (QC):至关重要!

方法空白 (Method Blank):分析不含样品的空白溶液,监控试剂和器皿污染。

试剂空白 (Reagent Blank):分析消解所用的酸和水,评估试剂纯度。

平行样 (Duplicates):每批样品做10-20%平行样,评估精密度(RSD < 10%)。

加标回收 (Spike Recovery):在样品中加入已知量标准物质,测定回收率(通常要求80%-120%),评估准确度和基体效应。

质控样 (QC Sample):分析已知浓度的控制样品,监控分析过程稳定性。

有证标准物质 (CRM):分析国家或国际认证的标准物质,验证方法整体准确性。

系统适用性:定期分析标准品,确认仪器状态。

5. 数据处理与报告

软件根据校准曲线计算样品中元素浓度。

结合稀释倍数、称样量、定容体积等,换算为原始样品中的含量(如 mg/kg, μg/L)。

评估所有QC结果,确保数据可靠。

出具检测报告。


五、 化学检验员注意事项与挑战

质谱干扰 (Spectral Interferences):

碰撞/反应池技术 (KED/CRC):在离子透镜和四极杆之间加入一个池,通入碰撞气(He)或反应气(H₂, O₂, NH₃),通过碰撞动能衰减或化学反应消除干扰离子。现代ICP-MS标配。

选择无干扰的同位素。

数学校正(较少用)。

⁵⁸Ni⁺ 干扰 ⁵⁸Fe⁺

⁴⁰Ar³⁵Cl⁺ 干扰 ⁷⁵As⁺

⁴⁰Ar⁺ 干扰 ⁴⁰Ca⁺

多原子离子干扰:由等离子体气体、样品基体、溶剂等形成的离子,其 m/z 与待测元素相同。如:

同量异位素干扰:不同元素的同位素具有相同质量数。如:

消除方法:

非质谱干扰 (Non-spectral Interferences):

基体效应 (Matrix Effects):高浓度溶解固体(TDS)或易电离元素(EIE)影响离子传输效率和电离平衡。

消除方法:稀释样品、标准加入法、内标法、使用耐高盐雾化器和接口。

记忆效应 (Memory Effects):

高浓度样品(尤其是Hg, B, As, U等)在接口、锥、雾化器上吸附,影响后续低浓度样品测定。

消除方法:充分冲洗(用1-2% HNO₃或专用清洗液),延长冲洗时间。

安全与维护:

定期清洗采样锥、截取锥(可用稀HNO₃浸泡)。

清洗雾化器、雾化室、中心管。

更换真空泵油。

记录详细的维护和使用日志。

氩气:高压气瓶,注意固定和泄漏。

强辐射:ICP炬是强紫外线源,禁止直视炬箱。

高温:炬管、接口温度极高,防止烫伤。

酸雾:消解和分析过程产生酸雾,需在通风橱内操作。

仪器维护:


六、 总结

ICP-MS是化学检验员进行痕量元素分析的“终极武器”。其核心价值在于无与伦比的灵敏度、多元素同时分析能力和同位素分辨能力。

化学检验员成功应用ICP-MS的关键在于:

精通样品前处理,特别是微波消解技术,确保样品完全溶解且污染最小。

深刻理解质谱干扰,并能利用碰撞/反应池技术有效消除。

严格实施质量控制,内标法是定量分析的基石。

熟练进行仪器调谐和日常维护,保证仪器处于最佳状态。

高度重视安全,遵守操作规程。

通过掌握ICP-MS技术,化学检验员能够应对最苛刻的痕量分析挑战,为环境安全、食品安全、材料科学和生命健康等领域提供最精确、最可靠的数据支持,是现代高端分析实验室的核心技术骨干。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