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技术知识 >

化学检验员生物样品常用测定方法

化学检验员在分析生物样品(如血液、尿液、组织、毛发等)中的化学物质(包括重金属、药物、环境污染物、代谢物、营养素等)时,面临着基体复杂、目标物浓度极低(ppb至ppt级)、易受干扰等挑战。因此,必须采用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以下是生物样品分析中最常用和最关键的测定方法。


一、 核心测定方法体系

生物样品的测定方法可概括为:“两大支柱”——光谱法(用于元素)和色谱-质谱联用法(用于有机物)。这些方法通常与高效的前处理技术(如微波消解、固相萃取)紧密结合。


二、 主要测定方法与技术

1. 元素分析方法(用于金属、类金属)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ICP-MS):

血铅、尿镉监测(职业/环境暴露)。

发砷、发汞评估长期暴露。

血清锌、铜等营养元素分析。

组织中稀土元素、铂类抗癌药物分析。

灵敏度极高,适合生物样品中极低浓度的污染物。

多元素同时测定,效率高。

可进行同位素比值分析(如Pb同位素溯源污染来源)。

应用:生物样品中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分析的绝对金标准。可同时测定周期表中大多数金属和类金属元素(如Pb, Cd, Hg, As, Cr, Se, Ni, V, Zn, Cu, Fe等),检出限可达ppt(ng/L)甚至ppq(pg/L)级。

特点:

生物应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OES):

应用:测定含量在ppm(mg/L)至%级的元素。线性范围宽。

特点:多元素同时测定、精密度好、抗基体干扰能力优于AAS。

生物应用:血清/尿液中常量/次量元素(如Na, K, Ca, Mg, Fe, Zn)的常规分析。对痕量元素(如Cd, Pb)灵敏度不足。

原子吸收光谱法 (AAS):

火焰AAS (FAAS):测ppm级元素(如Ca, Mg, Cu, Zn)。

石墨炉AAS (GFAAS):测ppb级痕量元素(如Pb, Cd),灵敏度高但速度慢,易受基体干扰。

氢化物发生AAS (HGAAS):专用于测定As, Se, Sb, Bi, Te等可形成挥发性氢化物的元素。灵敏度高,选择性好。

冷蒸气AAS (CVAAS):专用于测定汞 (Hg)。将Hg²⁺还原为Hg⁰蒸气,用AAS测定。是测汞的经典可靠方法。

现状:部分被ICP-MS/OES取代,但在特定元素、预算有限或作为确证方法时仍有重要地位。

X射线荧光光谱法 (XRF):

应用:快速筛查毛发、指甲、滤血片中的重金属(Pb, Hg, Cd等)。

特点:无损、快速、可现场分析(便携式XRF)。无需复杂前处理。

局限:灵敏度不如ICP-MS,对轻元素不敏感,结果易受表面污染影响(毛发需严格清洗)。

2. 有机污染物与药物分析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C-MS):

血/尿中苯、甲苯、二甲苯等VOCs(职业暴露)。

尿中有机磷农药代谢物(如DMP, DEP)。

血/组织中多环芳烃 (PAHs)、多氯联苯 (PCBs)。

毒品(如大麻代谢物THC-COOH)。

应用:分析挥发性 (VOCs) 和半挥发性有机物 (SVOCs) 的经典方法。

生物应用:

特点:分离能力强,质谱提供结构信息,定性准确。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GC-MS/MS):

应用:在复杂生物基体中分析痕量目标物,选择性和抗干扰能力远超GC-MS。

特点:通过多级质谱过滤背景噪音,检出限更低,是高端实验室的标配,尤其适用于低浓度、高干扰样品。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LC-MS/MS):

药物浓度监测(治疗药物监测,TDM):抗生素、抗癌药、精神类药物等。

激素:皮质醇、性激素、甲状腺激素。

维生素:维生素D、B族。

新兴污染物:全氟化合物 (PFAS)、药物及个人护理品 (PPCPs)、藻毒素。

生物标志物:氧化应激产物、炎症因子。

应用:分析极性大、难挥发、热不稳定的有机物,是当前生物分析领域发展最快、应用最广的技术。

生物应用:

特点: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可分析热不稳定化合物。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LC-HRMS):

发现未知污染物或代谢物。

法医毒理学中筛查数百种药物。

代谢组学研究。

应用:非靶向筛查和确证分析。可精确测定化合物的分子量,推断分子式。

生物应用:

特点:无需标准品即可进行初步鉴定,是科学研究的利器。

3. 其他重要方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

应用:快速、高通量检测特定大分子,如激素(hCG, TSH)、肿瘤标志物(PSA, AFP)、毒品、病原体抗原/抗体。

特点:操作相对简单、成本低、通量高,但通常为半定量,可能存在交叉反应,阳性结果常需色谱法确证。

离子色谱法 (IC):

应用:分离测定生物样品中的无机阴离子(F⁻, Cl⁻, NO₂⁻, NO₃⁻, SO₄²⁻, PO₄³⁻)和小分子有机酸(如乳酸、柠檬酸)。

生物应用:尿氟监测(铝厂工人)、血/尿中电解质分析。

分光光度法 / 比色法:

血红蛋白(氰化高铁法)。

葡萄糖(葡萄糖氧化酶法)。

总蛋白(双缩脲法)。

尿蛋白(试纸法)。

应用:测定有特定显色反应的物质。

生物应用:

特点:仪器简单,常用于临床常规检验,但选择性和灵敏度有限。


三、 化学检验员关键实践要点

方法选择原则:

痕量金属:ICP-MS 为首选。

常量元素:ICP-OES 或 FAAS。

特定元素 (Hg, As, Se):CVAAS 或 HGAAS 作为可靠选择。

VOCs/SVOCs:GC-MS/MS。

极性有机物/药物:LC-MS/MS。

高通量筛查:ELISA(初筛),LC-MS/MS(确证)。

未知物筛查:LC-HRMS。

方法验证 (Method Validation):

特异性/选择性:无干扰。

线性范围与定量限 (LOQ):满足检测需求。

准确度(加标回收率)。

精密度(日内/日间RSD)。

稳定性:目标物在样品和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建立新方法或使用标准方法时,必须验证其性能:

质量控制 (QC):

全过程空白:监控污染。

平行样:评估精密度。

加标回收样:评估准确度和基体效应。

质控样品 (QC Samples):每批样品中插入已知浓度的QC样品,监控分析过程的稳定性。

有证标准物质 (CRM):定期分析,验证整体方法的准确性。

数据解读:

结果需结合参考范围(正常值、生物限值)进行解读。

考虑样品类型(全血、血清、尿液)和单位(μg/L, μg/g creatinine)。

了解生物半衰期和暴露时间窗(如尿镉反映长期暴露,血铅反映近期暴露)。


化学检验员在生物样品分析中,主要依靠ICP-MS和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MS, LC-MS/MS) 这两大利器。这些高精尖技术能够从复杂的生物基质中“大海捞针”般地检测出痕量的化学物质。成功的关键不仅在于掌握仪器操作,更在于严谨的前处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科学的方法验证。通过这些先进方法,化学检验员为职业健康监护、环境污染评估、临床诊断、法医鉴定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精准数据,是连接化学世界与生命健康的桥梁。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