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检验员煤炭焦化产品检验
化学检验员在煤炭焦化产品检验中,承担着对焦化工业(炼焦、煤气净化、化工产品回收)产出的各类产品进行质量控制的关键职责。焦化产品种类繁多,从固体焦炭到复杂的液体混合物(煤焦油、粗苯)和气体(焦炉煤气),其质量直接影响钢铁冶炼效率、化工原料品质和能源利用。检验工作需结合物理性能测试、化学分析和现代仪器技术,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工业需求。
一、 煤炭焦化主要产品类别
| 产品类别 | 代表产品 | 主要用途 |
|---|---|---|
| 固体产品 | 冶金焦炭、铸造焦炭、焦粉、焦粒 | 高炉炼铁燃料与还原剂、铸造燃料 |
| 液体产品 | 煤焦油、粗苯、轻油、酚、萘、洗油、沥青 | 化工原料(制取苯、甲苯、二甲苯、酚、萘、蒽、沥青等) |
| 气体产品 | 焦炉煤气 | 工业燃料、城市燃气、化工合成气(H₂、CH₄) |
二、 核心检验项目与方法
1. 冶金焦炭 (Metallurgical Coke) 检验
焦炭是高炉炼铁的骨架、燃料和还原剂,其质量至关重要。
物理性能:
CRI (Coke Reactivity Index):焦炭与CO₂在1100°C反应2小时,计算失重率。CRI越低,反应性越差,质量越好(在高炉内不易气化)。
CSR (Coke Strength after Reaction):反应后的焦炭再进行I型转鼓试验,计算大于10mm粒级的百分率。CSR越高,强度越好。
重要性:CRI/CSR是评价焦炭在高炉内高温区性能的核心指标。
抗碎强度 (M40):测定焦炭抵抗碎裂的能力。用米库姆转鼓 (Micum Drum, M40) 试验:一定量焦炭在转鼓中旋转一定圈数,计算大于40mm粒级的百分率。M40越高越好。
耐磨强度 (M10):测定焦炭抵抗磨损的能力。同M40试验后,计算小于10mm粒级的百分率。M10越低越好。
反应性 (CRI) 与反应后强度 (CSR):
粒度组成:筛分不同粒级(如>80mm, 80-60mm, 60-40mm等),评估是否符合高炉要求。
视密度/真密度:反映焦炭结构致密性。
化学成分:
水分 (Moisture):105-110°C烘干至恒重,计算失重。影响入炉焦炭热量。
灰分 (Ash):815±10°C灼烧至恒重,计算残留物重量。灰分越高,有效碳越低,且增加高炉渣量。是重要质量指标。
挥发分 (Volatile Matter):900±10°C隔绝空气加热7分钟,计算失重(扣除水分)。挥发分过高表明焦炭不成熟,过低则过火。一般要求<1.8%。
硫分 (Sulfur):用艾士卡法或高温燃烧中和法测定。硫在炼铁中是有害元素,越低越好。
固定碳 (Fixed Carbon):计算值 = 100% - (水分% + 灰分% + 挥发分%)。代表有效燃料成分。
2. 煤焦油 (Coal Tar) 检验
煤焦油是复杂的芳香烃混合物,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的基础。
物理性质:
密度:20°C时测定,是重要质量指标。
水分:蒸馏法或离心法测定。水分影响加工。
粘度:恩氏粘度或运动粘度,影响输送和加工。
甲苯不溶物 (T.I.):用甲苯溶解,过滤不溶物。反映沥青质和机械杂质含量。
灰分:815°C灼烧测定。
馏程:测定不同温度下的馏出量(如初馏点、270°C、300°C、360°C前馏出量)。评估组成和加工性能。
化学成分:
萘含量:常用结晶法(冷却结晶后称重)或气相色谱法 (GC) 测定。萘是重要化工原料。
酚类:可用溴化法或色谱法测定。
喹啉不溶物 (Q.I.):用喹啉溶解,过滤不溶物。比T.I.更严格,反映极难溶杂质。
3. 粗苯 (Crude Benzene) 检验
粗苯是苯、甲苯、二甲苯等单环芳烃的混合物。
物理性质:
密度:20°C测定。
颜色:目视或比色。
水分:卡尔·费休法或目视(无浑浊)。
馏程:测定初馏点、终馏点及各温度馏出量。是核心指标,反映组成。
化学成分:
苯、甲苯、二甲苯含量:气相色谱法 (GC) 是标准方法,可精确测定各组分含量。
不饱和化合物:如环戊二烯、苯乙烯,可用加氢法或色谱法测定。
硫化物:如噻吩,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或色谱法测定。
4. 焦炉煤气 (Coke Oven Gas) 检验
组成分析:
气相色谱法 (GC):测定主要组分:H₂, CH₄, CO, CO₂, C₂H₄, N₂, O₂ 等。
热值:通过组成计算或用气体热值仪直接测定。
杂质:
焦油雾:重量法(滤膜捕集)。
萘:低温冷凝法或色谱法。
硫化物(H₂S, COS, CS₂):用醋酸铅法(定性)、碘量法或色谱法测定。
氨 (NH₃):吸收法(酸吸收后滴定)。
5. 其他焦化产品
洗油:检验密度、馏程、萘含量、酚含量、粘度。
工业萘:检验结晶点、灰分、不挥发物、色度。
粗酚:检验馏程、含酚量、水分、色度。
三、 化学检验员关键实践要点
严格遵循标准:
焦炭:GB/T 1997, GB/T 4000 (CRI/CSR), GB/T 2286 (灰分、硫分)。
煤焦油:GB/T 24209。
粗苯:GB/T 2283。
焦炉煤气:GB/T 12205, GB/T 12206。
所有检验必须依据国家标准 (GB/T),如:
采样代表性:
焦炭:在输送皮带或料仓中多点、定时采样,使用专用采样器,及时混合缩分。
液体(煤焦油、粗苯):在流动管道或储罐中采样,充分混匀。
气体:使用专用取样袋或钢瓶,置换多次。
安全至上:
易燃易爆:焦炉煤气、粗苯、轻油等极易燃爆。操作区域严禁烟火,使用防爆设备,良好通风。
有毒有害:苯(致癌)、H₂S(剧毒)、NH₃(刺激性)、焦油(含多环芳烃,致癌)。在通风橱或密闭系统中操作,穿戴防护服、护目镜、防毒面具(针对有机蒸气、H₂S等)。
高温:CRI/CSR试验、灰分测定等涉及高温炉(>1000°C),防烫伤。
腐蚀性:强酸强碱(如艾士卡试剂)。
仪器与设备维护:
转鼓试验机:定期校准转速、时间。
马弗炉:校准温度。
气相色谱仪 (GC):定期校准,维护色谱柱、检测器(FID, TCD)。
卡尔·费休水分仪:定期标定。
质量控制 (QC):
平行样:评估精密度。
标准物质:使用有证标准煤样、标准气体、标准溶液进行校准和验证。
加标回收:评估准确度。
空白试验:监控试剂和器皿污染。
人员比对/设备比对:确保结果可靠。
数据处理与报告:
原始记录清晰、完整、可追溯。
计算准确,修约符合标准。
检验报告包含样品信息、标准方法、检验结果、判定结论。
煤炭焦化产品检验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强的工作,涉及物理、化学、仪器分析等多个领域。化学检验员必须熟练掌握焦炭的物理强度试验 (M40/M10, CRI/CSR)、煤焦油和粗苯的馏程与色谱分析、气体组成的气相色谱分析以及水分、灰分、硫分等常规化学分析。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科学、严谨的检验,为焦化企业优化配煤、控制工艺、保证产品质量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为钢铁、化工等行业用户提供可靠原料的质量保证。在这一过程中,安全、规范、准确是化学检验员必须坚守的准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