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检验员化学试剂的分类管理与使用规范
化学试剂是检测的“原料”,其纯度、稳定性和正确使用直接影响结果准确性。检验员必须建立“分类、标识、核查、安全”四位一体的管理意识。
试剂按纯度分为基准试剂(≥99.95%,用于标定)、优级纯(GR)、分析纯(AR)、化学纯(CP)。标准方法中若指定“优级纯”,不得以分析纯替代。配制标准溶液必须使用基准试剂或有证标准物质。
所有试剂瓶必须清晰标识:名称、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配制人、危险性警示(如GHS象形图)。自配溶液如氢氧化钠标准液易吸收CO₂,应定期标定;碘液见光分解,需棕色瓶储存;硫代硫酸钠需煮沸冷却水配制并加少量碳酸钠抑菌。
有效期管理是关键。固体试剂一般1–2年,液体6–12个月,但易变质试剂(如亚铁盐、过氧化氢)需现用现配。开启后试剂有效期缩短,应标注“开启日期”。临近过期试剂不得用于正式检测。
此外,危险化学品(如浓硫酸、氰化物、苯)必须双人双锁、领用登记、限量存放。废液分类收集,严禁混合倾倒。检验员应熟悉MSDS,掌握应急处置措施。试剂管理无小事,一滴污染可能毁掉整批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