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检验员气体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气体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对于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化学检验员在进行气体样品采集时,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测目的、气体类型以及相关标准来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和工具,并采取适当的保存措施。以下是气体样品采集与处理的具体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采样前准备
1. 确定采样目的
明确采样的具体目的是为了环境监测、工业排放评估、室内空气质量检测还是其他特定需求。
根据目的确定需要检测的关键成分或参数(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二氧化硫SO₂、氮氧化物NOx等)。
2. 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直接采样:适用于浓度较高的污染物,使用采样袋、采样罐或其他容器直接收集气体样本。
吸附剂采样:利用吸附管或活性炭等材料捕获低浓度的气体成分,适合于长时间或连续采样。
过滤器采样:用于捕捉颗粒物中的气溶胶态污染物,通常配合滤膜或滤纸使用。
3. 准备采样工具
采样设备:
采样泵:带有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抽取定量的空气样本。
采样袋:如Tedlar袋,适合短期储存气体样品。
吸附管:用于收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等气体污染物。
滤膜/滤纸: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防止堵塞后续分析设备。
校准设备:确保所有具有计量功能的设备在校准有效期内,并按照制造商建议定期进行校准。
二、采样过程
1. 实施采样
标记样品:为每个样品做好唯一标识,记录相关信息如编号、日期、地点等。
设置采样点:根据检测目的合理布局采样点,避免靠近污染源或通风口等可能影响结果的位置。
控制流速:使用采样泵时,需根据目标污染物的特性调整合适的流速和采样时间,以确保足够的样品量。
避免交叉污染:每次采样前后都应清洗采样设备,特别是当采集不同类型的气体样品时。
2. 特殊情况处理
高湿度环境:在潮湿环境中采样时,考虑使用除湿装置或预冷器减少水分对样品的影响。
有毒有害气体: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并确保采样区域有足够的通风条件。
三、样品保存与运输
1. 及时保存
某些气体样品(尤其是易挥发物质)需要立即密封保存,以防成分变化。
对于需要低温保存的样品,应尽快放入冷藏或冷冻环境中。
2. 适当保存条件
吸附管:某些吸附管需在低温下保存,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分析。
采样袋:尽量缩短存放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导致样品损失或污染。
滤膜/滤纸:干燥后存放在密封容器中,防止受潮。
3. 密封包装
确保样品容器密封良好,防止泄漏或外部物质进入。
使用防震包装材料保护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四、详细记录
1. 基本信息
样品编号:为每个样品分配唯一标识符。
采样日期与时间:精确记录采样的具体时刻。
采样地点:包括地理位置坐标或详细的地址描述。
采样人姓名:负责此次采样的人员信息。
2. 环境条件
天气状况:如温度、湿度、风速等可能影响样品性质的因素。
现场情况:观察到的任何特殊情况,例如泄漏、异味或其他异常现象。
3. 样品描述
样品类型:明确是直接采样还是通过吸附剂采集的气体样品。
外观特征:如有必要,记录采样过程中发现的任何异常现象。
4. 采样方法
使用的工具:列出所用的所有采样器具及其校准状态。
具体步骤:简述采样的具体流程和操作细节。
五、参考标准
在中国,化学检验员可参照以下国家标准来指导具体的采样实践:
GB/T 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HJ/T 373《固定污染源废气 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 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
GB/T 14666《空气质量 采样导则》
此外,针对特定类型的气体样品,还有更详细的行业标准可供参考,例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 2.1)等。
通过上述步骤和注意事项,化学检验员能够有效地采集和处理气体样品,从而保证后续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持续关注最新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进展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