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检验员液体样品采样实例
为了更好地理解液体样品的采集过程,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实例,描述了化学检验员如何对河流水体进行采样。这个例子将涵盖从准备到实际采样的所有关键步骤。
实例:河流水质采样
一、采样前准备
明确采样目的
目标是监测河流中的重金属(如铅、汞)和有机污染物(如苯系物)含量,评估水质是否符合环境保护标准。
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
由于河流水体可能存在分层现象,并且流速可能变化,决定采用分层采样和连续采样相结合的方法。
准备使用蠕动泵和采样瓶进行采样。
准备采样工具
采样瓶:500ml棕色玻璃瓶若干,用于保存样品,防止光敏物质分解。
蠕动泵:带有流量控制装置,用于抽取定量的水样。
标签和记号笔:用于标记样品信息。
冷却箱:装有冰袋,用于保持样品低温以防止成分变化。
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确保安全操作。
校准设备
检查并校准蠕动泵,确保其能够在设定的时间内抽取准确体积的水样。
二、采样过程
到达现场
到达预定的采样地点后,首先观察周围环境,记录天气状况、水流速度、颜色、气味等基本信息。
设置采样点
根据河流宽度和深度,在河流的不同位置设置多个采样点,包括水面、中层和底部,以获取全面的数据。
在每个采样点附近放置标识牌,标明采样点编号。
实施采样
表面采样:将采样瓶直接浸入水面下约15厘米处,打开瓶盖让水自然流入瓶中,避免扰动底部沉积物。
中层采样:使用蠕动泵连接一根足够长的软管,将其深入到河水中层位置,开启泵并按照预定时间或体积抽取水样。
底层采样:将软管末端尽量靠近河床,但不接触底部,以防搅起沉积物,同样使用蠕动泵抽取水样。
混合样本:对于需要综合分析的情况,可以将不同深度的水样按比例混合成一个综合样本。
标记样品
立即为每个采样瓶贴上标签,注明样品编号、日期、时间和采样点位置等详细信息。
添加防腐剂
如果需要长期保存某些易降解或挥发性物质,可以在采样瓶中预先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如硫酸汞抑制微生物生长),并在记录中标明。
立即保存
将采集好的样品迅速放入冷却箱中,保持低温以减少成分变化的风险。
三、样品运输与保存
运输要求
使用防震包装材料保护样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
尽量缩短运输时间,尽快将样品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实验室接收
实验室接收人员应核对样品信息,检查样品状态,并做好交接记录。
四、详细记录
基本记录
样品编号:为每个样品分配唯一标识符。
采样日期与时间:精确记录采样的具体时刻。
采样地点:包括地理位置坐标或详细的地址描述。
采样人姓名:负责此次采样的人员信息。
环境条件
天气状况:如温度、湿度、风速等可能影响样品性质的因素。
现场情况:观察到的任何特殊情况,例如泄漏、异味或其他异常现象。
样品描述
样品类型:明确是河流水体。
外观特征:颜色、透明度、气味等感官特性。
样品量:采集的样品体积或重量。
采样方法
使用的工具:列出所用的所有采样器具及其校准状态。
具体步骤:简述采样的具体流程和操作细节。
通过上述实例,可以看出化学检验员在进行液体样品采集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如GB/T 6680《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和行业规范是保证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同时,持续关注最新的技术和标准更新也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