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习问答 >

化学检验员使用氢氟酸应注意的问题及烧伤处理

氢氟酸(HF)是化学检验实验室中一种极具危险性的强腐蚀性酸,其危害远超一般强酸。它不仅能造成严重的皮肤和组织灼伤,更可怕的是氟离子能深入组织,与钙、镁离子结合,导致剧烈疼痛、组织坏死,甚至引起致命的低钙血症和心律失常。化学检验员在使用氢氟酸时,必须以最高级别的警惕进行操作。


一、 使用氢氟酸应注意的问题

严格管理与标识:

氢氟酸必须存放在专用的耐腐蚀容器中,并有醒目的“剧毒”、“强腐蚀”警示标签。

存放于通风良好的酸柜内,远离碱类、金属粉末等不相容物质。

工程控制:

强制通风:所有涉及氢氟酸的操作(稀释、清洗、反应)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并确保通风橱性能良好。

密闭操作:尽量在密闭系统中进行,减少酸雾逸散。

个人防护装备(PPE):

防护手套:必须佩戴耐氢氟酸的专用手套(如丁基橡胶手套),严禁使用普通乳胶或丁腈手套(HF可迅速穿透)。建议双层手套(内层丁基,外层PVC)。

防护服:穿戴防腐蚀的实验服或围裙。

面部防护:佩戴护目镜和面罩,防止飞溅。若可能产生酸雾,应使用防毒面具。

防护鞋:穿不露脚趾的防化鞋。

规范操作:

缓慢稀释:稀释时,必须将酸缓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严禁将水加入酸中(可能引起喷溅)。

专用器具:使用塑料(聚乙烯、聚丙烯)或铂金、铅制器具,避免使用玻璃(HF腐蚀玻璃)和普通金属。

禁止单独操作:建议两人在场,以便紧急时互相救助。

工作台防护:在操作区域铺设防腐蚀垫或使用托盘,防止泄漏。

应急准备:

必备解毒剂:实验室必须常备60%二氟化钙(或葡萄糖酸钙)凝胶,并放置在氢氟酸使用区域附近,确保随手可得。

急救设施:确保洗眼器和紧急淋浴装置功能正常,且距离操作区不超过10秒步行距离。

应急程序:所有人员必须熟悉氢氟酸烧伤的紧急处理流程。


二、 氢氟酸烧伤的紧急处理

氢氟酸烧伤的处理刻不容缓,即使疼痛不明显,也必须立即处理,因为氟离子的渗透是隐蔽且进行性的。

1. 皮肤接触烧伤

立即冲洗:

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流动清水持续冲洗受伤部位至少15分钟。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可稀释和冲走部分酸液。

应用解毒剂:

冲洗后,立即涂抹60%二氟化钙或葡萄糖酸钙凝胶。这是氢氟酸烧伤的特效处理,钙离子能与氟离子结合形成无害的氟化钙沉淀。

用浸透凝胶的纱布或直接将凝胶厚厚覆盖在烧伤处。

每15-30分钟更换一次凝胶,持续数小时,直至疼痛显著缓解。

紧急送医:

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或送往医院。

告知医生是“氢氟酸烧伤”,并说明已采取的措施。

医生可能进行局部或动脉内注射葡萄糖酸钙,并监测血钙水平,防止全身性低钙血症。

2. 眼睛接触烧伤

立即冲洗:

立即使用洗眼器或生理盐水。

撑开眼睑,彻底冲洗眼球和结膜囊至少15分钟。

紧急送医:

冲洗后立即送眼科急诊。

医生可能使用葡萄糖酸钙眼药水进行冲洗或滴眼。

3. 吸入中毒

立即撤离:迅速将患者移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者给予吸氧。

紧急送医:立即就医,可能发展为肺水肿。

4. 食入中毒

禁止催吐!

可饮用牛奶或水稀释。

立即送医。


三、 化学检验员关键要点

时间就是生命:氢氟酸烧伤的处理必须争分夺秒,延迟处理可能导致截肢或死亡。

解毒剂必备:实验室必须常备葡萄糖酸钙凝胶,并确保所有人员知道其位置和用法。

疼痛是信号:即使初期无痛,一旦出现疼痛,说明氟离子已深入组织,需立即强化处理。

绝不轻视:任何疑似氢氟酸接触都必须按最严重情况处理。


氢氟酸的危险性在于其“隐形”破坏力。化学检验员必须通过严格的防护、规范的操作和充分的应急准备来防范风险。一旦发生接触,急救的核心是立即大量冲洗 + 尽快使用钙剂凝胶 + 紧急送医。唯有将“快速、正确”的急救意识融入日常,才能有效应对这种致命的化学威胁。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