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学习问答 >

化学检验员送检样品外观查验注意事项

化学检验员在接收送检样品时,进行外观查验是样品受理流程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这不仅是简单的“看一眼”,而是一项系统性、专业性的技术核查,直接关系到后续检验的可行性、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室的风险控制。一个细致的外观查验,能有效识别潜在问题,避免无效工作和争议。


一、 外观查验的核心目的

确认样品真实性:核对样品与委托单信息是否一致。

评估样品状态:判断样品是否适合进行后续检验。

识别风险:发现破损、泄漏、变质等安全隐患。

建立可追溯性:记录接收时的原始状态,为后续可能的争议提供证据。

确保检测有效性:防止因样品问题导致检测结果失真。


二、 外观查验的详细步骤与注意事项

1. 核对标识信息

操作:将样品容器上的标签与送检样品登记表/委托合同书上的信息逐一核对。

注意事项:

样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规格型号必须完全一致。

检查标签是否清晰、完整、无脱落、无涂改。

对于多份样品,确保样品编号与登记表对应无误。

关键:任何不一致都必须立即与送样人沟通确认,并在登记表上记录。

2. 检查包装完整性

操作:仔细检查外包装(纸箱、泡沫箱、保温箱等)和内包装(瓶、袋、管等)的物理状态。

注意事项:

容器:是否完好无损?有无裂缝、变形、密封不严?

封口:瓶盖、瓶塞、封口膜是否紧密?有无松动、破损?对于需要无菌或厌氧条件的样品,封口状态至关重要。

特殊包装:避光包装(如铝箔袋、棕色瓶)是否被破坏?气雾剂罐是否有凹陷或泄漏?

外包装:是否有压痕、破损、水渍、污染?保温箱的冰袋是否融化?这可能影响样品的保存条件。

内包装:

关键:发现破损或泄漏,应立即拍照记录,并评估是否还能进行检测或需要客户确认。

3. 观察样品物理状态

操作:在不破坏包装或在安全条件下(如戴手套、在通风橱)打开包装后,直接观察样品。

注意事项:

固体:是否结块、潮解、风化、熔化?颗粒大小是否均匀?

液体:是否澄清、浑浊、有无沉淀、悬浮物、分层、絮状物?摇晃后是否容易混匀?

气体:压力是否正常(如有压力表)?

颜色:是否与正常状态一致?有无变色、发黄、发黑、褪色?(如药品变色、油脂酸败)

形态:

气味:在安全前提下,小心嗅闻是否有异常气味(如酸败味、霉味、刺激性气味)。注意:严禁对未知或有毒物质直接嗅闻,可扇闻或使用气体检测管。

相态:多相样品(如乳液、悬浊液)是否分层?分层程度如何?

4. 评估样品量与保存条件

操作:确认样品量是否满足检验所需的最小取样量,并检查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注意事项:

样品送达时的实际温度是否符合要求(如冷藏、冷冻样品是否已升温)?

是否需要立即转移到指定的保存环境(如放入4°C冰箱、-20°C冰箱、干燥器)?

样品量:目测或简单称量,确认量是否足够进行所有检测项目及必要的复测。量不足应立即告知客户。

保存条件:

关键:对于易变质样品(如生物样品、挥发性有机物),保存条件的偏离可能直接导致检测失败。

5. 记录查验结果

操作:将所有观察到的信息客观、详细、准确地记录在送检样品登记表或专用的样品接收记录中。

注意事项:

使用描述性语言,避免主观判断。例如,写“样品为淡黄色浑浊液体,底部有少量白色沉淀”,而不是“样品已变质”。

记录异常情况:如“瓶盖轻微松动”、“标签部分破损”、“有轻微酸败气味”。

拍照留证:对破损、泄漏、异常状态的样品进行拍照,照片应清晰显示样品全貌和问题细节,并与记录关联。

签字确认:查验人员和送样人(或见证人)应在记录上签字,确认查验结果。


三、 特殊样品的查验要点

危险品(易燃、易爆、有毒、腐蚀性):

在通风橱或指定安全区域进行查验。

佩戴防护装备(防护眼镜、手套、防护服)。

严禁剧烈摇晃或加热。

确认包装符合危险品运输规定(有无危险品标识)。

生物样品(血液、组织、培养物):

检查生物安全标识和包装的密封性。

确认冷链是否完整。

按生物安全等级要求操作。

食品/药品:

重点检查保质期、包装完整性(是否胀袋、漏气)。

注意感官性状(色、香、味、形)。

环境样品(水、土壤、空气滤膜):

检查采样容器是否正确(如棕色瓶装避光样品)。

水样是否有沉淀、藻类生长。

土壤样品是否潮湿、有无异物。


四、 发现问题的处理流程

立即记录:在登记表上详细记录问题。

拍照取证:保留视觉证据。

暂停受理:暂不进行下一步处理。

沟通确认:立即与送样人或客户联系,说明问题,询问处理意见(如是否继续检测、是否需要补样)。

书面确认:将客户的处理意见(如“样品状态异常,客户知情并同意检测”)记录在案,并由客户签字确认。

内部报告:必要时向实验室主管报告。


总结

送检样品的外观查验,是化学检验员履行质量把关和风险防控职责的第一道防线。它要求检验员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严谨的思维和高度的责任心。

一次成功的外观查验,不仅仅是“看到”,更是“看懂”和“记录”。它能:

预防错误:避免因样品问题导致的无效检测和资源浪费。

保障安全:及时发现危险品隐患,保护人员和环境。

维护权益:为实验室提供完整的证据链,避免检测纠纷。

化学检验员应将外观查验视为一项严肃的技术工作,而非简单的形式流程。通过细致入微的检查和客观准确的记录,为后续的科学分析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认证认可委员会 药品监督管理局 中国计量测试学会